于泽华:关于“北京语言大学”命名问题
于澤華:關於“北京語言大學”命名問題
于泽华:关于“北京语言大学”命名问题
圖片來自網絡
现在社会上对一所大学的名称特别有兴趣,提出了种种改进的意见。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,我做为群众之一位,也想参予其中。“北京语言大学”,按照西方语言学架构的说法,这是最为完善、最为理想的命名了,再没有比这个名子更符合实际情况了。我们说在你局限的脑袋瓜子里怎么会有另一天地呢?
首先说这个名称,名不符其实。你“语言大学”只讲语言吗?外国人到你中国来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,不仅仅是学语言的,光学会说话,而不懂中国汉字的认写,岂不是从“语言大学”毕业之后,成了文盲了吗,这样“语言大学”不就成了“文盲大学”了吗?
圖片來自網絡
还有,在中国你要学那个“语言”?是什么语言,是汉语还是少数民族语言、是汉语普通话还是汉语的哪种方言?难道你这个“语言大学”中的“语言”真是名符其实吗?你自己都没有说清楚,还嫌别人不明白,能说这是最好的命名吗,真不知天外有天啊。
入“北京语言大学”的外国人,是既要学你的语言(在这里就糊涂地说了,也不管哪种语言了),又要学你的文字(汉字)了。最起码的也应该写上“语文大学”呀。这要比“语言大学”更贴近现实了。当然还有更多的名称,我看哪个都比“语言大学”强。我就名列下面一些。除“语文大学”之外,还可命名为:文化大学、中国文化大学、中华大学、中文大学、汉字大学、中华传统文化大学、汉文大学、华文大学、中华文化大学、普通话汉字大学、汉语汉字大学,等等。哪个名称都比“语言大学”更为明确,更符合实际情况。
圖片來自網絡
是不是有不学中国语言的,而专学汉字的,有这样的报道:“王士元先生就做过这样的试验。他教他的小女儿认汉字,发的音却是英语,例如‘火’字,她念成‘fire’,‘刀’念成‘knfe’。”(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合编的《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文集》1988年10月第1版,语文出版社出版,第13页)。
最为现成的例子就是日本了,他们的文本是“汉字加假名混合文”,他引入的汉字,不管是“训读”还是“音读”取义都是汉字的原意,读音却是日本语言的音。这已有前例了,所以说“汉字大学”都比“语言大学”更符合实际了。
于澤華先生
总之,我们认为“北京语言大学”这个名称不好,是引进西方“现代语言学”的产物,也是造成中国以语言为中心的产物。在历史也改过名称,由“北京语言大学”改为“北京语言文化大学”,后来又改回来“北京语言大学”。现在我们认为再改一次,也没有什么不好,若改为“北京华文大学”比较适宜。我的意思,总之上面例举得哪个名称都比“北京语言大学”更符合实际,绝不是现在的名称是最完美、最合适的名字啦!那是被西方语言学思维框架被框住了所致。